常有人问:学习英语有哪些秘诀?从事实来讲,要想学会一种语言,在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实在没什么捷径可走,但一套科学的学习技巧却是必不可少的,用“两遍阅读法”飞速提升了英语成绩,通过了CET各级考试。
第一遍阅读重在练习速度
“两遍阅读法”,即第一遍着重练习阅读能力,第二遍着重扩大词语量并培养语感。
起初进行阅读练习时,我参考了《Active Readers》这本书。第一从提升阅读速度入手。集中精力阅读一篇长度适中的文章,记下起止时间,并计算单位时间的阅读量。迫使自己进行迅速阅读,便成了一种习惯。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练习速度、学会文章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并找出问题,以便进一步阅读时着重解决。
第二遍阅读既要扩大词语量又要培养语感
第二遍阅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扩大词语量。具体做法是:把文章再读一遍,查出生单词,记到小笔记本上,有空闲就拿出来背。
背单词,我从不借助整块时间。当学习别的内容效率较低的时候,背单词比较合适。每次背的时间未必非常长,贵在多次反复。在扩大词语量的初期阶段,知道词的解释最为要紧。就如此,伴随阅读量的增加,面的拓宽,词语量也就突飞猛进了。只不过到了后来筹备托福、GRE等考试时,开始背词语手册,并用英文讲解,以知道词的确切含义及用的语言环境。
第二遍阅读的第二个重点在于培养语感。仔细地领会精彩的语言,注意词的用法与搭配,对某些段落我常出声朗读,甚至背诵下来。如此做,有益于加大语感;为写作打基础。通过这种“两遍阅读法”,所读内容在我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非常深刻,而且也提升了阅读材料的借助率。
分阶段选择不同困难程度的阅读材料
这里,大家要结合两遍阅读法回头来讲一下阅读的选材问题。
从刚开始就选择一些当时对大家来讲困难程度偏大的阅读材料。这类文章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多个范围的词语。有的文章甚至是自己不知道、甚至不大有兴趣的科普、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择如此上千字的文章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般会有二三十个生词,对于积累词语很有用。
另外,针对不一样的练习目的,选取了内容困难程度不一样的阅读材料。比如,进行迅速阅读时,可以选择生词量较小、篇幅较短的文章;而重点在扩大词语量、拓宽视线的阅读练习,就选择英美报刊杂志。除此之外,还重视按部就班,依据不同阶段自己英语水平的变化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巧阅读使听、说、写三方面水到渠成
有同掌握问,英语包含听、说、读、写四方面,如此只看重“读”其他三方面不都荒废了吗?
这一点大伙不需要担忧。在阅读量还不足的初始阶段,并不要急于自己动笔写作,而是学习、模仿一些经典篇章——《新定义英语》第三册,还有精读课本中的一些精彩篇章,要背下来,并常借助早晨的时间大声朗读或者收听广播。如此一来,耳朵里听到、双眼里看到了地道的英语,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掌握说、掌握写了。通过有意识的很多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语量,其次培养了语感。而这两方面我觉得是学会一种语言的两大支柱。读的内容多了,词语量足够大,语感足够强,只须多加训练,听、说、写三个环节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考试的时候,在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只须稍微做一些模拟考试,知道各种测试特征,成绩自然不会差。与其到考试前夕,搞题海战术,倒还不如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只须深信: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