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were born 200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died of pneumonia. 这是否个真实条件句?
If you had been born 200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died of pneumonia. 这才是虚拟的吧?
这句话假如换成 lived 是否只可以用 if you lived 200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died of pneumonia? 若是,那这句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语气是反映说话人对自己说的话的态度(即自己说的是事实、非事实还是请求/命令)的谓语动词形式。英语有三种语气:
1 陈述语气:说话人觉得自己说的是事实。其形式为16种时态的正常使用方法。语法书讲时态,就是讲陈述语气。
2 祈使语气:说话人说的是请求、命令。其形式为动词原型。
3 虚拟语气:说话人说的是非事实。非事实又分为:a 与事实相反;b 未必是事实。前者用有别于时态的某种动词的过去形式表示,主句中肯定有情态动词的过去形式;后者用动词原型或should do表示。
应该注意的是,陈述语气叙述事实,是指说话人觉得是事实,并不保证肯定是事实。比如: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事实。应该用陈述语气。当大家假设假如一加一等于三,大家就作了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谓语动词就要用虚拟语气。但倘若一个精神有问题的英国人忽然感觉一加一就应该是三,在他看来那就是事实。他说一加一等于三的时候,肯定用的是陈述语气。假如你觉得明天或许会下雨,然后你假设假如下雨的话就怎么样怎么样,你假设的条件在你看来是大概达成的条件,这就是真实条件,谓语用你学过的时态就好了。但你假设明每天上下刀子你也要去某处,你了解天上不可能下刀子,你假设的条件不可能是真的,这就是虚拟条件。你句子里的谓语就会用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
倘若目前科技已经高度发达,时间机器已经创造并广为用,重回200年前成为可能。那样你假设如果活在200年前会怎么样怎么样,就成了真实条件,你用陈述语气。可就现在来讲,重生于200年前是不可能的,是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无论你用什么动词形式,这个条件都是虚拟条件,不可能是真实条件。对不同时间的情形作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有肯定的动词形式需要,这是语言的约定俗成,语法书里基本描述的都非常了解。我就不赘述了。重要是判断是不是该用虚拟语气,第二步才是具体用哪种动词形式。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If从句中需要用had done形式。if从句用did,是表示与目前或以后的事实相反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