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1 Home Office的首字母缩写,在用汉语的国家和区域用得比较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已经网站收录SOHO,解释为小型家居办公室。我觉得这个讲解不妥,由于SOHO指的是工作方法,不是办公的屋子或隶是某机构的办理行政性事务的部门。汪惠迪先生好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把SOHO讲解为小型家居办公(参见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年8月7日)。不过,他把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理解为Small and Home Office,恐怕还是不够准确。这是由于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中,Small Office和Home Office是并列关系;不然,何必出现两个Office?
SOHO,于上世纪80年代在信息技术迅猛进步的背景下起来自于美国,当时仅指通过创办小型企业或家居企业达成自主就业的工作方法。目前,英文的SOHO所指范围扩大了,包括两种工作方法:一种仍是原来的自雇工作方法,英文还常称作small business/home-based business;另一种是受雇,指职员在家为某企业工作。这种受雇在家工作,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当时英文曾用新造的telecommuting(1974年产生)表示,直译的意思为远程上班。
只指受雇在家工作的telecommuting,汉语以往没统一的用语,一般意译成在家工作在家办公在家上班等。在家工作,中国大陆媒体最早见于1981年十月《念书》杂志上董乐山先生的《托夫勒的三次浪潮论》一文;在家办公,1992年在《南方周末》上露面;在家上班,1995年在《人民日报》上出现。台湾的《新词汇料汇编(二)》,网站收录了1998年台湾近十家主要报纸用过的新词汇,在家上班(制)也在其中,例句是:惠普科技在已推行多年的弹性上班与部分工时规范以外,再增加了在家上班的设计,让职员享有更多样的上班方法。
1998年左右,SOHO开始在中国大陆媒体上出现。从此,原先只指受雇在家工作的在家办公等,像目前英文里的SOHO一样,开始用来兼指自雇和受雇两种在家工作方法。有时,SO?鄄HO还直接指在家办公的人,即所谓SOHO族。SOHO偶尔还用作动词,如2002年11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今天,你还SOHO吗?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用的字母词SOHO,意义范围要比英文的SOHO小一点,好像从刚开始就掉落了原词里创办小型企业的意思。另外,因为SOHO族在自家上班,衣着比较随便,衬衫领子可以打开着,所以英文里还称之为open-collar workers(1988年产生)。这个词,汉语已意译为敞领(阶层),不久前在中国大陆媒体亮相。